初阶"和菓子"课程开始招生啦!
《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日本茶道里,当作配茶点心的和果子位分极重。哪家有善做和果子的秘方,与私藏秘制茶器一样,都可以当作家族骄傲的。”
源于奈良时期的和菓子,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饼技艺带去日本,融合了日本文化而形成的特别的甜点,同一时期,茶也传进日本,贵族、武士间喝茶渐渐成为流行。由于与茶道相得益彰,和菓子成为了与茶道不分家的高级甜点。
和菓子,简单地说就是日本传统点心的总称。“和”,很好理解,就是日本。那为什么叫“菓子”呢?
传说1000多年前,当时垂仁天皇听说中国南部产一种叫“非时香果”的水果——就是桔子。那时日本没有,于是让一位名叫田道间守的大臣去寻找。田道间守用了10年,终于把桔子的栽培技术传到日本,之后的圣武天皇称他为“果祖神”。
到了唐代,日本学习了唐代8种点心及14种果饼的制作方法,因大多味甜,很多用水果制作,为纪念果祖神,于是这些点心都被总称为 “果子”。在之后数百年里,日本人把学会的唐果子不断演变,最后成为今天的和菓子。
和菓子的食材都是纯天然取材,一般都是用各种复杂的粉类、红豆、水果制作,没有添加剂,鲜艳的色彩也均是天然食材染色,非常健康。
菓子分的最常见的三大种类(练切类、羊羹类、外郎类)
练切类:在国内最多的就是以造型出名的练切菓子,造型多变,国内很多工作室会单开练切菓子课,令很多人会误会这就是茶果子或是唐果子。
羊羹类:非常晶莹剔透,造型如同琉璃宝石一样的素果冻,造型也非常多,日本很多百年老店都以卖羊羹为主,制作比练切菓子快,适合量产。
外郎类:也是菓子非常重要的一大类,由中国禅宗传入日本,造型简单却粉嫩无比,是唐朝古法点心透花糍的延续,由600年前陈姓官员“陈外郎”带去日本,包括后来延伸出来的大福、花间团子、莺饼等。
张若轩
制菓师/茶道师
师承日本里千家,艺术设计毕业,结缘和菓子,曾旅居日韩并跟随多位菓匠人研习,致力于东方茶点美学文化传播与教学。
目前培训茶点师百余名,并受邀到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台湾等地授课。
【初阶课程安排】
DAY1
练切皮制作、传统红豆馅制作与红豆馅的延展方法,
6款入门菓子造型春樱、水仙、菊苞、地莲、夏菊、烟火
DAY2
粉类内馅制作及延展方法,6款初级菓子造型
紫阳花、鸡蛋花,雪花、枫叶、樱花花瓣、银杏
课程时间
6月27日-28日,两天
课程费用
2680元/位
双人团报优惠价:2500/位
★满5人开班
报名咨询
155 1550 6886(徐老师)
155 3710 2273(赵老师)